丹参基地

丹参基地

详细描述

丹参

【中药名】丹参danshen

【别名】郄蝉草、赤参、木羊乳、逐马、奔马草、山参、紫丹参、红根、山红萝卜、活血根、靠山红、红参、精选酒壶根、野苏子根、山苏子根、大红袍、蜜罐头、血参根、朵朵花根、蜂糖罐、红丹参

【拉丁学名】Salvia miltiorrhiza Bge.

【药用部分】植物的根。
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直立草本;根肥厚,肉质,外面朱红色,内面白色,长5-15厘米,直径4-14毫米,疏生支根。茎直立,高40-80厘米,四稜形,具槽,密被长柔毛,多分枝。

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,叶柄长1.3-7.5厘米,密被向下长柔毛,小叶3-5(7),长1.5-8厘米,宽1-4厘米,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,先端锐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偏斜,边缘具圆齿,草质,两面被疏柔毛,下面较密,小叶柄长2-14毫米,与叶轴密被长柔毛。

轮伞花序6花或多花,下部者疏离,上部者密集,组成长4.5-17厘米具长梗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;苞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略被疏柔毛,比花梗长或短;花梗长3-4毫米,花序轴密被长柔毛或具腺长柔毛。花萼钟形,带紫色,长约1.1厘米,花后稍增大,外面被疏长柔毛及具腺长柔毛,具缘毛,内面中部密被白色长硬毛,具11脉,二唇形,上唇全缘,三角形,长约4毫米,宽约8毫米,先端具3个小尖头,侧脉外缘具狭翅,下唇与上唇近等长,深裂成2齿,齿三角形,先端渐尖。花冠紫蓝色,长2-2.7厘米,外被具腺短柔毛,尤以上唇为密,内面离冠筒基部约2-3毫米有斜生不完全小疏柔毛毛环,冠筒外伸,比冠檐短,基部宽2毫米,向上渐宽,至喉部宽达8毫米,冠檐二唇形,上唇长12-15毫米,镰刀状,向上竖立,先端微缺,下唇短于上唇,3裂,中裂片长5毫米,宽达10毫米,先端二裂,裂片顶端具不整齐的尖齿,侧裂片短,顶端圆形,宽约3毫米。能育雄蕊2,伸至上唇片,花丝长3.5-4毫米,药隔长17-20毫米,中部关节处略被小疏柔毛,上臂十分伸长,长14-17毫米,下臂短而增粗,药室不育,顶端联合。退化雄蕊线形,长约4毫米。花柱远外伸,长达40毫米,先端不相等2裂,后裂片极短,前裂片线形。花盘前方稍膨大。小坚果黑色,椭圆形,长约3.2厘米,直径1.5毫米。花期4-8月,花后见果。

【产地分布】分布中国安徽、山西、河北、四川、江苏等地。此外,湖北、甘肃、辽宁、陕西、山东、浙江、河南、江西等地。

【采收加工】

1、丹参采收

丹参于栽种第2年的11月地上部枯萎至第3年2月萌芽前收获。选晴天较干燥时采挖,先割去植株地上部分,采挖时刨松根际土壤,挖出全株,剪去残茎、芦头,抖去泥土。一般亩产250-300kg,高产可达400kg。

2、丹参初加工

采挖后在阳光下晒至7~8成干时,除去根上附着的泥土,集中堆捂“发汗”,每堆约500-1000kg,堆捂4-5天后,再晾堆1-2天。晾堆时,从堆的中间扒个洞,晾堆后将边缘四周的根条往堆的空洞中堆放,使堆内“发汗”均匀,然后加盖草席继续堆闷,至根条内芯由白色转紫黑色时,摊晒至全干。装入竹篓内,轻轻摆动,使其相互撞擦,除去根条上附着的泥土及未去掉的须根即成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1、本品根茎短粗,顶端有时残留茎基。根数条,长圆柱形,略弯曲,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,长10~20cm,直径0.3~lcm。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,粗糙,具纵皱纹。老根外皮疏松,多显紫棕色,常呈鳞片状剥落。质硬而脆,断面疏松,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,皮部棕红色,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,导管束黄白色,呈放射状排列。气微,味微苦涩。

2、栽培品较粗壮,直径0.5~1.5cm。表面红棕色,具纵皱纹,外皮紧贴不易剥落。质坚实,断面较平整,略呈角质样。

 

【性味归经】性味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

【功效作用】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
【临床应用】煎服,10~15g。活血化瘀宜酒炙用。【药理研究】

1.活血祛瘀

活血作用是丹参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,研究显示,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,因而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或是心肌梗塞等方面的疾病症状,这也是其用于预防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塬因。

2.心肌保护

研究表明,丹参对于心肌缺血缺氧等具有保护作用,可以提高机体耐缺氧状况,进而避免心肌受损而引起人体发病。

3.抗菌消炎

药理研究发现,丹参中的总丹参酮具有抗菌作用,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耐药菌株的活血,同时对于关节炎症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。

4.抗肿瘤作用

研究还发现丹参具有抗肿瘤的作用,此外,其含有的多种维生素、丹参素、塬儿茶醛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作用,因而能帮助机体抵抗外来病塬体的入侵。

 

【化学成分】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,丹参酮(tanshinone)Ⅰ,ⅡA, ⅡB,隐丹参酮(cryptotanshinone),异丹参酮(isotanshinones)Ⅰ,Ⅱ,异隐丹参酮(1socryptotanshinone),丹参新酮(miltirone), 丹参酸甲酯(methyl tanshinonate), 羟基丹参酮ⅡA(hydroxytanshinone), 二氢丹参酮Ⅰ(dihydrotanshinone I),丹参新醌甲、乙、丙,次甲丹参醌(methylenetanshinquinone)和鼠尾草酚(salviol)。另报道合铁锈醇(ferruginol)、Δl-丹参新酮(Δl-dehydromiltirone)、Δl-丹参酮ⅡA(Δl-dehydrotanshinone IIA)、丹参新醌丁(danshenxinkun D)和1,⒉二氢丹参醌等。

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,尚含原儿茶醛(protocatechuic aldehyde)、β-谷甾醇和D(+)β-(3,4一二羟基苯基)乳酸(即丹参素,丹参酸甲),以及缩羧酸化合物(salvianolic acids)A,E等。

【使用禁忌】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
【配伍药方】1、治妇人经脉不调,或前或后,或多或少,产前胎不安,产后恶血不下,兼治冷热落胎下血:丹参十二两,酒五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一日三服。亦可水煮。(《千金方》)

2、寒疝腹痛:小腹阴中相引痛,白汗出,欲死。以丹参一两为末。每服二钱,热酒调下。(《圣惠方》)

3、热油火灼,除痛生肌:丹参八两锉,以水微调,取羊脂二斤,煎三上三下,以涂疮上。(《肘后方》)



上一篇:中药标本馆
下一篇:厚朴基地
地址:成都市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永安路560号 热线:028-87867051 / 028-87867052        销售:028-61410919 Copyright@ 2022 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   蜀ICP备05014096号-1